「2022-04」第一个月,适应到释放

2022/04/30 09:10

见信如故,感谢您的订阅。距离上一次更新过去几个月了,因为前阵子在异地搬家,有些忙。现在可以慢慢的恢复更新了。

今天来分享的是我来到新城市第一个月的简记。

或许我必须要承认,我不可能无限制的输出文字和代码。我的想法必须跟自己的身体状况深度融合,才能将自己的想法变为现实。

从现实出发

许多人都说过 —— “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妥协的过程”,从刚开始的心高气傲,到逐渐承认父母、亲人和自己就是普通人。

看似是倒退、躺平,实际上这是一种成长。就像有些人会说 —— ”一切都不想你在网上看起来的那么美好,当你加入这场斗争,生活就会不断来教你做人了“。

并不是只有永远积极向上才是积极,也不是消极怠慢就是消极。认清现实,是为了更好的设立前进的目标

上周,在讨论多个模块对接的技术讨论中,我提出了一种也许可以更高效的实现框架,并花了一个小时去实现需要的效果。兴致冲冲的找组长分享结果是,却被反驳。因为我们要采用也许更成熟的现成的方案,我这样的创新,必须付出大家的时间成本来进行评审,增加了大家的工作量,同时也有拖慢项目进度的风险。

这样的事情我也见过不少了,因此这次特别的坦然,高高兴兴回去把代码上传到自己的私有仓库里。ok,这份技术积累属于我自己了。

正是经历了一些事情,才能明白一些事情。

刚毕业时跟风焦虑“35岁危机”、“应届生身份危机”。后来发现,有经验的老人才是更紧缺的人才,有工作经验的打工仔更受大多数公司的青睐。因为应届生的好处是便宜、听话。而社招的好处是来了就能干。大多数中小型企业需要的是能干事情的人。而大量需要应届生的大公司,往往业务相对固定,更需要有人来维持。

当然,除开少数拔尖的人才去顶尖单位做些厉害的事情,这也只是少数人,却总被大多数人讨论。

干事情,到最后想要有所成就,或是在度过生存关后想要做些想做的事情。就必须有自己的想法、经验和资本。这里的资本包括经济资本、知识资本和人脉资本。为了这个目标,现在就多多积累才是上策。

当目标清晰,类似疫情这样的拦路虎也都不算什么了。做好准备,积极应对。

疫情

短短一个月经历了两波疫情,每一次都是快速响应,连夜核酸。怪不得在网上大家对当地的防疫特别的有信心,果然信心还是来自于以身作则。

复盘

每天都花一些时间进行复盘和精进,这是一个好习惯。可以让我避免犯同样的错误,还能让我在未来面对类似情况处理的更好。

此前一直在用 Notion,这个月开始使用更加简单安全的 bear 进行随时记录,同类的还可以使用 flomo、幕布甚至手机备忘录。

因为总有些想法是转瞬即逝,事情做完后不一定还能想起来它,因此就在最合适的时间里以最小精力消耗记录下这些事情。等积攒一段时间再在一个更加正式的地方做一下汇总反思即可,效率很高。

bear 在 Apple 生态下体验很好,启动速度快,配合快捷指令能够实现自动根据模版创建当日的复盘笔记,还能够加密进行内容同步,这让我更放心的记下一些以前不太敢写下来的东西。

同类的 flomo 也很棒,启动速度快,全平台自动同步,体验很棒。flomo 的开发运营团队很用心,值得信赖。

几下这些简单的像是流水账的内容,未来都是美好的记忆。

刚到一个有点陌生的地方,就容易想起过去熟悉的记忆,即使那些在当时看来不怎么美好,但回忆总是自带滤镜。

走出回忆,去构建未来的美好。

或许我该让自己变得“懒惰”些了,因为需要足够的休息才能思考问题;或许我该让自己变得慢一些了,因为做事慌张,即带给自己更大的身体压力,也带给身边人更大的心理压力。想要在一个团队中生存,须得共振,在同频中展示自己的特色,成为“少数人”。

这个月最满意的一次购物,是一张站立桌,每次回到家看到它,就感觉自己的身体有救了。在上面阅读、输出,都不用再担心久坐带来的各种问题了。

不知不觉已经快一个月了,这让我更加坚定“认真做出选择、努力然后交给时间”,世界是相对公平的,也许不会马上有结果,但是放在人生70多年的长度上,就是均等了。

新人培训时总裁一段话给我印象特别深刻,讲到“畅想50岁的自己”,每个人在纸上写出自己50岁时的情况,“描述的越清晰、越具体,就越会实现”。对此,我深以为然。就像是年度目标可能模糊甚至不切实际。但放在足够长的时间线上,不同角度的小事情都往这个方向努力,就一定会实现。

做自己未来的主人,从抓住当下开始